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
编者按
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?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老话是,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但兴趣就一定能推动进一步的学习吗?C计划导师王颖(鱼丸)在这篇文章中,介绍了她在乡村中学教生物时的教学经验。通过一些小道具、参与性的活动,激发孩子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看起来似乎不是件难事;但如何让这些外部的新鲜刺激,内化成对学习真正的热忱,却并不容易。要让孩子的好奇心最终变成驱动力,需要老师和家长为他们的成长、探索之路搭好“脚手架”。如果你对这一话题有想法,也欢迎留言区和C计划的教育社群里一同分享呀。
生物老师的“疯狂”
几年前,我参加了一个支教项目,到广东省汕头市的某所乡村初中教生物课。
学校的条件并不是很差,但教学资源却严重不足:没有多媒体投影,实验室满是尘埃,更尴尬的是,第二个星期要开始上实验课,实验室却连一个显微镜都没找到……我很难想象,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指导孩子们做实验。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告诉我,以前的生物课因为不需要会考,随便讲讲就过去了,孩子们上课时几乎都在干别的事情。
在我心中,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课。如果孩子们连基本的兴趣都没有,怎么可能学得好生物知识呢?
于是我做了很多尝试:
没有多媒体,就自己画图;
没有实验材料,自己买来大肠、小肠,洗干净套在试管上,让孩子们观察比较两者的区别;
我找来菜市场的猪心,往里面灌水,让孩子们观察血液的流动方向;
为了做实验,我几乎跑遍整个村子采购实验道具,还回母校募集了一堆实验器材;
为了更直观了解生物的变化,我还在学校开始养蚕、种地,孩子们跟着耕种,学校里洋溢着一股劳动的喜气。
我被学生称为:疯狂的生物老师。
这么做的效果是显著的。用这些道具和体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,学生们的注意力更集中、学得懂的人更多、考试分数更高,问“为什么”的人也多了起来。
但我却有了进一步的困惑:
依靠一些新鲜刺激,我激发了孩子们对特定知识的兴趣,但这些特定知识的适用性并不高,一旦兴趣消失或者转移,探索的动力就会下降。外部的刺激作用毕竟是有限的,如何尽可能点燃更多学生,让他们保持对学习的热情?
从好奇心到驱动力
离开学校后,我接触了“营地教育”“PBL”“游戏化教学”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:
比如营地教育,以团队生活的形式,让孩子们经由共同经历、亲身体验和参与,获得心智和综合能力的提升。例如带着孩子们徒步、露营,在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考察山野植物、人文环境,或学习户外生存技能。
比如PBL(Project-Based Learning)——项目式学习,鼓励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探究真实、复杂的问题,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。在项目式学习中,通常是以一个开放或者半开放的问题作为引入,不断引导孩子们思考,直到他找到自己想要探究的课题。
游戏化教学也是非常热门的教学方式之一。例如现在非常流行的桌游,将学习内容变成可视化的纸牌,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物理、生态系统,甚至垃圾分类。
尽管活动的目标和形式很不一样,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却大多相似:孩子们更多地投入当下,并在后续学习中保持持续参与和讨论的热情和动力。这背后是否基于某些相同的原理?
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,就有心理学家在进行关于内在动力的研究。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.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提出了“自我决定论”(self-determination theory,SDT)。SDT理论认为,人是积极的有机体,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,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。但人还有与生俱来的三个需求:自主性、胜任力以及关联性。当这三个需求协调满足,则将会为个人带来最佳的发展与进步。假如这三个需求没有被满足,则会阻碍积极的内在动力。
如何理解这三个需求?
——自主性:行为动机是否发自内心、是否由个人决策(这是我想做的)
——胜任力:相信自己能胜任和很好完成某项活动的信念,任务太难将会导致动力的消失(这是我能做好的)
——关联性:我想做、我能做好的这件事,是否能得到外界响应?是否有人倾听和回应?(这是他人或社会对我的一种需要和认可)
例如PBL,就给到孩子很大的空间,逐渐挖掘自己感兴趣的课题(自主性);比如游戏化教学的桌游,将复杂的公式简化并可视化,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并能够逐渐掌握并运用(胜任力);比如营地活动,强调共同经历,让孩子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归属感(关联性)。
对比我自己的成长和生活,也无不如此。例如在去支教这件事上:首先是发自内心的选择,尽管教生物不是我决定的,但我对教生物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;其次经过反复练习、还有相关的培训支持,逐渐掌握教学的相关技能,让我面对讲台时做到从容有效;而最终使我坚持下来的,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反馈,以及队友的鼓励和支持。
和传统枯燥的讲解相比,我提供的大肠、小肠和猪心的确会让孩子们觉得新鲜刺激有意思,但假如换一种形式: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器官,教他们如何制作成动物器官标本,最后将标本进行展示,一一介绍不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,相信他们会有更大的动力持续学习和探索。
在另一个例子中,我带着孩子们了解当地美食,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美食进行试吃和了解(自主),提前给他们进行视频直播的相关培训(胜任),让他们把美食通过直播的形式介绍给外地的朋友(关联)。孩子们兴奋不已,几乎所有人都主动去了解并介绍食物的相关知识。这个活动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探索项目之一。
这说明:内在动力天然就有。好奇心和兴趣是人类、特别是儿童的天性,没有那么难以获得。关键在于如何满足进一步发展的这三个需求,将兴趣转变为内在的持续动力。
给孩子搭建“脚手架”
在接触了大量的孩子后,我发现孩子们对哪些是我想做的,和哪些是我能做好的,其实并不像成年人这么明确和清晰。他们的兴趣广泛且易变,心智尚未成熟,更需要成人提供指导和机会。
作为家长和老师,我们可以如何指导孩子?也许“自我决定理论”并不完美,但依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和方向:
这是我想做的:给予孩子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性
例如,我们总会精挑细选一些兴趣班给孩子报名。但孩子兴趣易变,到底指定哪些类型的兴趣班?为锻炼身体,强制报名篮球?强制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,他可能不愿意或者勉为其难地去上课,最终面临放弃的风险。如果我们稍微改变一下策略:在体育类/户外类的课程中,选一种你感兴趣的课程,孩子往往会更容易坚持下去。
给出范围让孩子挑选,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权:这是我想做的。
这是我能做的:由提供知识,转变为提供线索,搭建“脚手架”帮助孩子掌握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:
例如,语文课上总是要让孩子们去概括总结某一本书、某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。为了应付考试,一些孩子甚至会死记硬背教参提供的参考答案。要是在考场上遇到之前没准备过的新文章,就会被“概括大意”这样的题目搞得心烦意乱,不知从何作答。
但是我们可以用“起因”“经过”“结果”的框架,让孩子练习如何概括内容,掌握概括大意的方法;并在完成任务后给予鼓励,建立自信心。这样再遇到类似的学习任务,他就有充分地信心:这是我能做的。当然框架的难度需要适宜。
我被需要和认可:提供公众展示及与他人互动机会,积极倾听和回应
例如,为了达到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,我们往往要求孩子们上交作业,或者完成一份试题,但这样的方式常常会让孩子疲于奔命,丧失对学习本身的兴趣。假如可以提供给他们更多的展示和表达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,比如制作语音、海报、PPT,进行公开展示或者上传到知名网站,并不断给到他们正向和积极的反馈,甚至让他教授其他人,他便会有更多动力:我是被需要和认可的。
这部分还要求家长和老师在孩子进行表达时,全神贯注地倾听,关注到孩子在表达过程中情感的需求,进行合理的回应。
当然要尽最大可能激发内驱力,这三个需求需要被同时协调满足。这些方法和技巧,其实并不复杂,却对教学者和父母们提出了挑战:如何在更大的系统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整体的支持?如何在日常的琐事中还能保持爱和关注,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地进行自主探索?
“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焰。”——苏格拉底。
成长,意味着从一个“新手”逐渐成为某方面的“专家”,工作、理财、亲子关系……每一项都是锻炼心智的挑战。当孩子们身边不再有大人的督促、鼓励、教训,当他们不再被要求待在同样的地方学习同样的知识,当外在动机消失,他们如何为了自己热爱的事物持续主动付出努力?这是我,也是教育者和父母们,在时刻进行自我审视的问题。
参考文献:
1. 赵丽.如何提高学习动机 ——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.社科纵横.2012.8
2. 董洋、王默.师生匹配式教学风格的形成机制研究——基于自我决定论的阐释.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.2016.11
3. 自我决定论.维基百科
作者:鱼丸
鱼丸,C计划导师,跨界教学实验者。喜欢科幻、阅读、户外、博物馆。10000小时跨学科课程设计经验,对象涵盖幼儿园至初中。教育是点燃别人,也是发现自己。
▷ 排版:鱼香
推荐阅读
▷ 亲子教育 | 培养“听话”的孩子,真的就是你想要的结果?
最新课程
/ 点击直接进入👆 /
点“在看”,分享有趣的故事👇